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學測倒數:比起倒數你更該做的事(四)+

圖片引自網路
心理測驗、科系探索,來不及探索興趣的救急帖。


「老師,我不知道我的興趣是什麼,怎麼辦?」
「老師,我想知道我的興趣」
「老師,我不知道我有什麼興趣,我覺得我跟大家都一樣」
「我覺得我沒有什麼興趣,能畢業、找得到工作就好」
「我覺得我好像一輩子就這樣了,我媽不可能給我機會找興趣的」

老實說,每當我遇到上面這些問題我總是感覺無助。

興趣應該是一種長期累積、探索而得的結果,但令人遺憾的是台灣的教育及升學制度讓興趣的探索變成一種充滿困難的事。我個人認為主要理由有三:

()過滿的行事曆:任何探索都需要一點空間,但我們時常將學生的「學習」安排得非常滿,但其實,那剝奪了學生「自發性探索」的機會。

()探索興趣的「範本」不足:一個新的學習通常仰賴範本,例如父母、師長、同儕,替個體示範「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找到興趣」的,起點在哪,經歷什麼過程。

()不敢與主流不同的壓力:「不敢不一樣」通常也就「不太容易開啟自己獨特的選擇、鑽研的可能性」。

因此,每當我面對學生拋出「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時,總是感到積弊已久,一時半刻也不知從何答起;但面對即將到來的學測,「慢慢探索」已經緩不濟急,如何透過鎖定一個大的興趣方向,開始逐步縮小範圍,以便在日後增加探索深度與強度可能是比較好的替代解法。

這個時候,比較快速的做法,就是「標準化的心理測驗」「瀏覽他人的經驗」

心理測驗其實是能夠幫助你的有效探索職涯的,「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其實可以提供「快速」地比對之前蒐集而來的「大家」的資料,以推敲出你個人的興趣、性向等等的可能性,假使有以下幾個因素配合,對施測及理解測驗會很有幫助:

()回答的人專心且誠實的作答:你是不是足夠了解自己、且作答是否足夠誠實

()做答者確實理解作答的規則:是不是有題意理解錯誤、時間掌握錯誤等。

()有較長的施測說明及測驗解釋時間:有受過訓練的老師,能在充裕的時間下說明測驗規則、並解釋如何理解測驗給大家聽,其實會對理解測驗很有幫助。

()提供後續與老師一對一的對談:假使有衍生的疑惑,如果能提供進一步探索徵詢的老師,則更能有利於理解測驗的結果,而不至於自己解讀、卻產生一堆疑惑或自己嚇自己

假使你想透過心理測驗來協助自己探索自己的興趣,你有以下的幾種大的資源可以幫助自己:

()請找你們學校的輔導室,詢問輔導老師是否有方法能探索自己的興趣。

()你可以利用政府「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裡面有提供免費的心理測驗、解測的服務,同時還有辦理許多演講及體驗活動。

()利用免費的生涯測驗系統:例如「華人生涯網」(http://careering.ncue.edu.tw/)、「CVHS系統」(http://www.cvhs.fju.edu.tw/cvhs2014/system/login.action)、「Ucan(https://ucan.moe.edu.tw/Account/Login.aspx)等。使用時需注意,多數的心理測驗系統基於保護施測的個人資料,都需要申請帳號密碼,所以可能需要先申請帳號密碼,或是取得試用帳號,如有操作及衍生疑惑,或可參考《心理測驗沒有用?拜託,那是你沒用對資源》

除了「心理測驗」之外,「瀏覽他人的經驗」也是一種不錯的職涯探索方式。過去針對不同學校的不同科系,多半能接觸到的就是推甄或分發簡章上的資訊,究竟內容是什麼、同樣的科系有什麼不同,這類訊息往往很難看得出來,就算是跑到學校官方網站去一個個流覽,往往也只是徒增挫折,搞不清楚差別是什麼。

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台灣有不少「經驗分享平台」,讓大家交流不同的學校、科系的學科究竟在學什麼、做什麼,而且不是死板板的官方版本,而是由可能還在學、或剛畢業的學長姐來撰寫這個學校、這個學系的特色,因為都是「個人的經驗」,所以有時候一個校系會有兩三個版本,也有的科系還沒找到熱血學長姐目前還從缺,但整體來說,可以獲得一些他人的經驗,只要在瀏覽的時候記得「這是一個別人的經驗,不代表全部」就可以安心參考,假使你透過這個平台獲得協助,或許之後你也可以是分享經驗的那個人喔!

目前主要針對不同大學及科系進行經驗分享的網站如:() Urschool平台(https://urschool.org/)() 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http://ioh.tw/)

生涯發展與興趣探索是一個持續不斷累積的過程,過去的時間可能不見得有很多機會探索,但即將上大學、選擇科系前的這個片刻,是否應該好好暫停一下,審慎評估「我是否喜歡某個學校、某個科系」,還是只是人云亦云地選擇某個名聲不錯、聽來有工作的學校跟科系,然後卡在裡面不上不下?

資源都在這裡,接下來,就是你的選擇了。

下一篇:探索產業、蒐集未知,走出房間具體接觸不同的人。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學測倒數:比起倒數你更該做的事(三)+

圖片引自網路
了解限制、了解自己,你不太可能像自己以為的那麼拼。

受到升學主義的桎梏,我們的教育體系容易過份強調「學生在擇定的範圍內盡可能拿滿分」此一面向。也因此,除了擇定範圍之外的事,包含個人興趣、專長、能力與期待等,似乎都是「已經在擇定的範圍拿到高分的人才可以玩的事」。

這導致學生臨到生涯有關的決策時,除了考試各科的能力長短外,顯得對「自己」所知甚少,因此難以依照自己的情況進行決策,只能跟著各種專家、學者、父母等「別人的意見」走,且此方向與個人真實的興趣、能力、生涯期待或生活方式(life style)不見得有關。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我遇到教師或家長告訴孩子「不要想那麼多,先考好成績再說」、「你先考上再說」、「你可以先進去,然後再輔系或雙主修,不行再轉系嘛」時,總是感到憂心忡忡,因為父母師長往往只說了一部分事實,卻把另外一部分的事實藏起來(亦或者其實父母師長也不知道),卻可能因為這樣的隱藏,浪費時間與金錢,並造成彼此的衝突跟挫折。其實,可以不必這樣。

當你希望孩子長大,很重要的事情是「停止連哄帶騙」,而是「告訴他事實,讓他自己選擇」。不是透過不告訴他重要的資訊,讓學生或孩子依照自己的規劃走就好,而是盡可能讓他知道他可能面對的問題,並自己選擇,如此一來,他才能心甘情願的負起自己生涯決策的責任。

舉幾個常聽到的父母師長「連哄帶騙」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是學生,也請你試著對這些句子有多一點警覺)
u        不要想這麼多,先考好成績再說
u        先考上再說
u        你可以先進去,然後再輔系或雙主修
u        不行的話,你可以轉系嘛
u        你可以白天上課、興趣可以課餘的時間再做

如果學生在學測前「沒想太多,先考好成績再說」,那麼他極有可能會錯失非常珍貴的生涯探索時間。為什麼選擇大學及科系的這個生涯決策如此重要?主因在於「跨系選修、輔系、雙主修、或轉系,其實都沒有這麼容易」

()目前國內多數大專院校對於不同科系間的選修,開放的程度通常相當有限,以筆者當年就讀中文系的經驗為例,畢業學分的一百多學分裡,只有六個學分得以跨系選修,而且還規定在文史哲或語言相關課程,換句話說,假使我是一個對心理系很有興趣的中文系學生,我其實不見得能「跨系選修」心理系的課;

()同樣的,輔系或雙主修,通常有針對本科系的相關門檻,例如:你的成績必須在本系達到平均80分以上,或是前三分之一等等,才具有輔系、雙主修或超修的資格,但假使你是對本科系就沒有興趣的學生,你如何能達到「平均80分以上」或是「班上成績前三分之一」?

()校內轉系聽來容易,但通常要看「想轉的系有沒有開缺」以及「所考的轉系考科有沒有知能應付」,前者是機緣,後者則建立在你很清楚自己想轉系、而且提早準備想轉系所的考科,否則期末想轉通常為時已晚,準備不來;

()別對大學以後沒人管理的自己有太高的期待:從高中的籠子裡放到「由你玩四年」的大學,除非學生本來就自律甚嚴,不然高中以前有老師、整天的課程結構及反覆的小考推著學生學習,但大學通常時間咻的一下就過去了,發現的時候已經期中考了,你才發現自己什麼都沒認真念、搞不好還翹了一堆課,所以那種「白天認真上課、晚上認真培養興趣」之類的蠟燭兩頭燒,通常不太可能維繫。

所以當學生選定學校跟科系,假使不符興趣、因為能力與專長不合導致學習表現不佳,那時候才發現其實「跨系選修、輔系、雙主修或轉系沒有父母師長宣稱的那麼容易」恐怕只會感到挫折。因此,與其等待問題發生再來解決跟懊悔,不如在學測之前提早探索,挑選一個符合興趣方向的科系,省下這些麻煩,又讀得充滿熱誠,不是很好嗎?


至於要怎麼探索,請期待下回分解!

※UDN連結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學測倒數:比起倒數你更該做的事(二)+

圖片引自網路
有夢最美、家庭現實,如何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生涯

生涯,絕對不僅僅是「某個學校」、「某個科系」、或是「某個工作」這麼簡單。

雖然國中生涯發展教育推了許多年,高中生性向測驗也施測了許多年,但現實層面上,由於()國內產業「起薪」與「學歷/學位」相綁的慣性未除,較高的學歷往往等於較高的起薪,加上對公司來說較好的大學往往等於這個學生較聰明、容易對陌生的工作上手;()較好的榜單等於較容易招收學生,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老師與學校可能都必須抵擋惡魔的誘惑,才能逼迫自己不推薦孩子一個分數物盡其用的科系;()一路走來孩子們對自己的「生涯」缺乏引導與想像,往往只知道自己對哪些科目擅長,哪些科目不擅長,自己是幾名,能卡在哪裡,我滿意不滿意。這種種都讓「升學主義」雖然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因為非常現實,因而不太可能破除,也不太可能真正引導學生適才適性適所地發展,理想的「愛其所擇、擇其所愛」,多半時間都停留在理想。

相對於這樣的現實掛帥,有不少生涯討論試圖鼓吹「有夢最美」,「只要你敢做夢,你的夢想就會實現」,「人生只有一次,要勇敢熱血的做夢」,也因此獲致不少學生的青睞。老實說,當人需要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七點多到校、一直念一些不見得有興趣的東西、考一堆考不完的試、學了很多不太確定跟日常生活的關聯是什麼的東西、每天被各種成績單打擊自信心時,如果沒有一個「夢」來支持自己,人生豈不太乏味讓人失去走下去的動力了嗎?

現實與夢想顯得非常分裂。每天過著的生活太現實,現實到讓人想逃;但自己創造的夢想又太空洞,空洞到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要怎麼築夢踏實。要跨越這樣的兩難情境,就從「看到限制」開始,讓我們務實的說,你的生涯夢想是有限制的,「請你將你的夢想重新放在你的家庭脈絡下來看」。

請理解我無意強調「維持在既有社會階層」這件事,而是想強調出「雖然你不能選擇你的家,但你的家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你生涯決策的可能性」。

雖然我很清楚這些文字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或喪失希望,但我相信「生涯探索」與「生涯發展」必須根植在確實的基礎上,而非憑空想像,唯有透過認清現實,確實盤點手上的資源以後,我們才能看清究竟哪些「夢想」對別人來說困難重重、但對你而言早已因緣俱足,而哪些夢想可能對別人而言輕鬆容易,但對你而言用盡全力都很困難。請記得「看清楚這些基礎」不等於你必然要做什麼抉擇,你依然擁有「選擇」。那麼,究竟是看清楚以後選擇比較好?或是不由分說做了再說不用想太多?那就是讀者您的自由了。

我相信要討論「生涯」不能跳過「家庭」,看到「限制」才能指出「可努力的方向」。

家庭對生涯的影響非常巨大,只是在教育系統內時常被避而不談,假裝一切都很「平等」,其實,那不可能是真的。《異數》一書中指出:一樣是天才,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在劍橋攻讀研究所的時候差點下毒殺了導師;而益智節目中所向披靡的藍根,因為母親不知道可以申請助學貸款而面臨繳不起學費的困境,但最後,前者經過協商,校方決定包容歐本海默,暫時讓他休學,但後者則是走投無路,最後只能休學跑去當建築工人。兩者間的差距不僅源自於社經地位的差距,也包含如何與社會互動。歐本海默是富商與藝術家之子,他知道如何據理力爭,但藍根生長於貧民窟,他所學習到與權威最好打交道的方式就是迴避,而這也影響了他們人生的結果。

除了源自於家庭教養而來的社會互動慣性以外,家庭的社經地位也會導致不同的生涯可能性。舉例來說:假使父母親具有較好的社經條件,那麼縱使學生遇到學科知識的學習障礙、職場環境的不了解、或是就業市場的艱難處境;父母可以透過自己教孩子弭平某些學習障礙、可能可以透過自己或請朋友進行職場經驗分享了解特定職場、也可能可以透過協助孩子在自己的公司求職、投資孩子經營小生意等,協助孩子克服生涯的困境。父母親的學識、交友圈、或是經濟能力,可能會在孩子遭遇生涯困境時提供給孩子利用;假使父母親擁有的這些能力較少,對孩子而言需要「憑藉個人努力」的部分就會增加、而難度自然也會提高。

但這是否意味著擁有社經地位較差的父母,孩子就必然會面對比較糟糕的生涯發展歷程?老實說,那並不盡然。至少就職業探索來說,協助父母親工作的孩子會比起沒有協助父母親的孩子有更多理解,透過實際協助父母親的工作,不管是手工藝、販賣、食品、推銷等等,孩子能取得很豐富關於某種職業的經驗,而這是沒有這些經驗的孩子無法只透過紙本學習到的,也因此針對日後的工作選擇,有協助過父母的孩子能將這些經驗複製、類推、或變化成其他方式開展自己的職涯。

家庭對個人生涯的影響,除了上述各點外,就是「你所做的每個選擇,都可能需要家庭的支持」。除非你能做到完全的獨立,自給自足,自我負責,否則多數的我們,都仍然依賴父母親提供支持、居住、生活所需、以及保護我們遠離各種威脅。也因此,進行生涯探索時,需要回顧你的家庭所提供的基礎究竟為何,你的夢想放在你的家庭裡,究竟實際嗎?舉例來說:你一直想到外地念大學,覺得那樣比較自由,但你的家庭經濟狀況可能不足以負擔外地的住宿費、及生活費?你一直想到外地念書,但其實你家中有需要長期照顧的生病父母親?你父母一直希望你盡可能去試探、去外地走走,但你其實掛心父母親的工作沒人幫忙會太累?

大學學測,特別是對要以繁星計畫申請的學子來說是重要的一役,正因如此,比起拼到一個非常好的成績以外,更重要的事情是提早將「選擇某個大學/某個科系」的選擇「重新放到你的家庭資源脈絡」裡來看。

先研究,而不要等到學測放榜再來,透過探索能讓你更現實,更有動力念書,而不要矇著眼睛等放榜以後人云亦云的推甄申請,那時候你可能會付出高昂的轉換成本,也可能讓家庭關係變得緊張,你想清楚了嗎?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