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學測倒數:比起倒數你更該做的事(一)+

圖片引自聯合新聞網
職業興衰、產學失聯、好大學並不等於好未來。

年底,就代表過年前的「學測」腳步逐漸靠近。

如果你是學生,多半都忙著捧著前三次學測模擬考的成績,幾家歡樂幾家愁,仔細研究應該加強哪些科目,才能如願上到理想中的科系,自己究竟哪裡失敗、又哪裡成功、自己離目標到底有多遠、自己是不是花了三年努力卻發現自己一敗塗地?

如果你是老師,可能會發現考得好的學生洋洋得意,考得不好的學生灰心喪志,想盡辦法盤點學生們進步的空間,跟哪些部分還劣勢,要怎麼做才能有效提升分數,同時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太驕傲而輕忽怠惰,又要想盡辦法鼓勵鬱鬱寡歡的學生,卻總是感覺時間有限而要補得太多,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在忙著倒數與卯足勁拼上那個「目標」之前,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很重要的步驟?

我時常發現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台灣教師與家長時常將「讀書」等於「考上一個好大學/好科系」等於「擁有一個好未來」,但這樣的邏輯與說法究竟說服了多少孩子?又有多少孩子對所謂的「好大學/好科系」有清晰的理解?再來,又有多少孩子覺得「讀書」對自己的「生涯」有所幫助?對於孩子而言的「生涯」跟「好的未來」是什麼?

這些答案,其實我們跟孩子們都不知道。(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

但不論如何,因為大人們這麼說,所以孩子們時常稀哩糊塗的就跟著升學列車,認真念書、認真考試、認真從自己擅長的科目推測自己可能有興趣的科系、跟著親戚朋友的建議與社會的風評、一知半解的,搭著這列疾駛的車,被送到某個其實自己也不太清楚的「選擇」裡。

那真的是有意識的「選擇」嗎?
如果不是,那「隨之而來的風險承擔」又甘願嗎?

學測成績滿級分,沒有念醫學系是不是很可惜?成績沒有每一分物盡其用,是不是就是學校榜單跟學生個人的損失?我英文考試程度不錯是不是等於我應該念英文系?大家都說只要有夢想,努力就可以達成?父母親我說什麼他們都要反對,他們一定根本不愛我,所以我一定要鬥爭到底?念了法律系,當了律師就一帆風順?聽說心理輔導很缺,所以要快點去念?國貿跟企管分數很高,所以從那裏開始填準沒錯?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話了,特別是適合別人的情況不見得放在自己身上適用時。

辛勤的父母與教師在他們的工作岡位上認真投入,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從自己的經驗裡試圖將所知的「最好的經驗、成功路徑」試圖教給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學生。唯一的問題是,教師跟父母親非常可能忙於每天的工作就已經筋疲力竭,不見得知道外界大環境的變遷,不見得清楚孩子所想選擇的行業的興衰,也不見得確實有時間理解孩子的興趣、特質最適合在哪個領域發揮。

所以,我們只能想盡辦法狂打安全牌。
因為父母與教師們都知道「光是能順順利利的平順著過,就已經是種幸福」。

父母與師長們思考的並沒有錯,但矛盾而尷尬的事情是,目前的「就業市場」其實是汰舊換新速度非常快的,有許多過去盛極一時的工作,因為技術的革新、產業的興迭而成夕陽產業,過去或許1520年才會產生的產業興衰,現在的速度則可能縮短很多,以工業技術為例,每兩年就增加一倍,「換言之對就讀工業科技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大三的時候,大一所學的半數知識可能就已經過時了」(資料來源參考:Did you know影片)

由於時代的變遷與技術的沿革,不僅僅是「職業類別」會劇烈變動,同時每個「職業」的壽命也可能較短。有許多舊的職業會面臨衰退,如當年「印報紙像在印鈔票」的報業,現在是衰退最嚴重的行業之一[1];或因各種科學技術、自動化設備的發展而預期會被取代,如郵差、旅行社職員等[2];也有些過去不存在的職業會產生,如被大篇幅報導的「新三師」─禮儀師、芳療師、形象管理顧問[3],或是現在很熱門的新娘秘書、婚禮攝影等;亦或是配合著科學技術、設備的發展而被預期可能產生的新興行業,如「數位送行者」負責管理往生者的數位資料,或「非學校教育輔導員」協助個人進行學習規劃等[4]。在這樣職業變動與汰換劇烈的情況下,使得「學科訓練」與「職業訓練」間的對應變得極端困難,而幾乎不太可行。

除此之外,不僅僅是職業本身會有興衰,既有的職業也可能由人工轉為科技取代。例如:2012 年,亞馬遜花了 7.75 億美元(約台幣 233.4 億元)買下倉儲機器人製造公司 Kiva System ,並在 2014  5 月誓言要將機器人擴展至一萬台,以便更快速地完成顧客的訂單[5];而 Canon 也宣布即將進入機器人市場,目標是在三年後能夠讓機器人辨別更細小的散裝零件與從事更精密的作業,完成手機的組裝[6]。當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企業可能為了降低成本而以機器取代人力,換言之,傳統公式性、例行性的工作模式將逐漸消失。正如經濟學大師泰勒‧柯文於《再見,平庸世代》一書中指出的「跟電腦搶工作,你就死定了」以及「未來最好的勞工可能是能發揮與科技互補能力的人力」[7]

在這樣「職業變動大」且「科技革新快速」的時代裡,像過去對應「特定職業」培養人才的大學高等教育,恐怕困難重重。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錢致榕指出,「全球產業變動大,加上少子化、高齡化等問題,未來職涯變動會很劇烈,可能要到七十歲才能退休。美國已看到此趨勢,台灣青年及學校教育也要及早因應」,他憂心道「未來平均每五年要轉換一次職業,青年做好準備了嗎?」[8]

無法一個工作就順利做到退休,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就業市場,再加上嚴重的產學失聯問題。

當高等教育面臨這樣嚴峻的「產學失聯」問題時,身為高中教師、或高中應屆考生的你,真的真心的認為「只要把用心讀書、專心作答,把分數考好」,就可以上好的大學、好的科系,然後通往「好的未來與職涯發展?」

如果妳真心的認為「沒錯,正是如此」,相信你一定具有很好的實力、自信心與調適能力,不論面對何種挑戰都能應對,那麼,這個系列並不是為你而寫的,你可以參考參考就好;但假使,看完上述討論,你認為「那怎麼辦」、「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其實我不想念書」、「我不知道學測跟念書有什麼意義」,那麼,這是為你寫的。

離學測、推甄、跟申請還有一點時間,假使你過去未曾未自己的未來好好思考,好好探索,那麼,這段時間對你非常重要,請你好好思考,不是只有學測成績單上的分數,而是你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涯。以你為主體思考生涯與科系,而非以「分數」、「競爭」或「榜單」為主體。


※UDN連結



[1] 楊瑪利(2007),〈舊三師與新三師 誰是金飯碗人才?〉,遠見,網頁資料。
[2] 中國日報(2014),〈美媒評出未來十大沒落職業,郵差位居第一〉,網頁資料。
[3] 楊瑪利(2007),〈舊三師與新三師 誰是金飯碗人才?〉,遠見,網頁資料。
[4] Angela(2013),〈2025年可能會出現的8種新職業〉,INSIDE硬塞的趨勢網,網頁資料。
[5] 李路(2014),〈亞馬遜倉儲機器人年底前將增至10000台〉,騰訊科技,網頁資料。
[6]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4),〈和鴻海Foxbot打對台!Canon傳推手機組裝用機器人〉,網頁資料。
[7] 泰勒,柯文(2015),〈再見,平庸世代─你在未來經濟裡的位置〉,早安財經文化。
[8] 李昭安(2013),〈跨領域工作已成趨勢,自學力最關鍵〉,聯合報願景工程,網頁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