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時事:球館惡火後 社會/自我照護指南+

※這篇文章是寫給非罹難消防員家屬與親近者,而是一般大眾的自我照護指南。

今天凌晨,桃園一場惡火,燒碎了六個家庭的心,也讓電視機前有同理心的每一個人都感到非常痛苦難過,反覆播放的電視新聞、哭倒的家屬、詳細的身家資料、過往甜蜜的家庭照片,再再刺痛著我們的心,除了對自己的子女殷殷叮囑「以後不要給我去當消防隊/義消」、「你給我轉台,我不想再看」、「這就是命阿,沒辦法」或是在網路上責備在現場忙著打卡的市長、懷疑大隊長指揮調度失誤以外,應該有些事,是這個時候的我們可以為自己、以及為這個社會做的。

「照顧自己與自己的情緒、照顧並與家人連結、將你的注意力從自己移向社會。」


一、如果你不想看電視,那很正常


我一看到新聞就紅了眼眶,這讓我急著想把電視轉台,母親一回家就說「不想看新聞,聽了好糾心」,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很想逃離新聞的疲勞轟炸、想停止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一直被喚起,所以想轉開電視,那是很正常的;那表示你(妳)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妳能夠設身處地的理解、想像那些逝去生命的遺憾,妳也對於那些罹難者家屬的悲傷之甚能夠想像,所以妳希望暫時「脫離」這樣反覆的刺激,那是很正常的。

面對一個生命的逝去,特別是年輕生命的逝去,而且還是六個年輕、還可以大有可為的年輕人的逝去,在大眾媒體的播放下,我們集體都成為了有「悲傷反應」的對象,像是自己的家人離開那樣感到難受、惋惜、痛苦、悲傷、落淚、不想接觸、憤怒、或麻痺情緒讓自己無感,身為一個心理師,我覺察到自己有這樣的現象,被情緒淹沒以後,希望透過疏離來保護自己不繼續受到情緒上的傷害。如果你也感受到自己有這樣的狀況, 你很正常,只是也進入了一個小的「悲傷反應」裡罷了。 

二、接受並允許自己感到悲傷


受限於我們的教育很少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所以倘若你也有這樣的悲傷反應,你最可能做的事情是「假裝沒有這回事」的繼續過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會找各種方法安慰自己「那一切都是命啦」、「有的人就是命到了所以沒辦法」、「幸好我們家裡沒有消防員」、「這我也沒辦法」的,然後將自己的情緒關起來、找事情忙、過原本的生活,這是我們唯一學會的方法,我們學會把自己當工具,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其實,我們都是人,是一個充滿同理心的人,所以你看到這些新聞會痛苦、會難過,是很正常的。如果你需要,可以花一段時間,關起電視,跟自己相處,不加評價地「接受、並允許自己感到悲傷」, 允許自己感到心頭沉甸甸的那些感受能浮現出來,「為什麼這麼年輕就死掉了,他們的爸媽怎麼辦」、「為什麼這麼沒有道理,讓這些年輕人就這麼死了」、「他才剛結婚耶,太太跟孩子到底怎麼辦」、「為什麼他們會死、他們的家人該怎麼活」。允許自己哀傷,允許自己為了別人而難過,接受自己是個有同理心、有情緒的人,允許自己面對他們的過世是無能為力的,只能對他們的逝去感到悲傷。


三、接受並表達自己的憤怒

又或者,你可能感受到的不是悲傷,而是「憤怒」,「為什麼消防隊都這樣處理事情」、「為什麼派這麼年輕的孩子去送死」、「你們難道沒有更好的設備嗎?」、「市長在那個時候還打什麼卡阿」、「一定要死了人才會記得照顧消防員嗎」的,這些問題都是真實且具體的問題,但在這些問題之下,有一份珍貴的情緒需要被看見,也就是「珍惜這些逝去生命的憤怒」。

因為珍惜這些生命,所以我感覺到憤怒;或是,因為我對他們的過世感到無能為力,因此感到憤怒。

所以我們可能會有較情緒性的發言,在網路上攻擊消防局、攻擊市長、攻擊刪預算的市議會、或中央政府,事實上,這後面的情緒是「我希望他們還活著」、「我希望他們的人生可以繼續下去」、「我希望他們的家庭可以繼續和樂」、「我希望我能多做一點什麼」,是很多對生命的珍惜。我們需要看到這些珍惜,而不是任著那些憤怒吞噬掉我們,讓我們忘了憤怒後面珍貴的禮物。


四、接受「生命」的本質是脆弱無常的

事實上,我們什麼都沒辦法做;事實上,面對生命,我們是脆弱且渺小的;事實上,我們都不知道「死亡」是在哪一刻會來臨的。我們不喜歡這樣,所以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試著去「控制」各種不確定性,「你不可以去當消防員嘿!」、「幸好我們家裡沒有消防員」、「幸好當消防員的他已經轉為內勤了」、「不是不是,他不是消防員,是消防設備士,檢查消防儀器的」、「就算錢很多那個也沒命花」,我們希望能盡可能的降低不確定的風險,保護我們自己,與身邊摯愛的親人平安。

或是,我們假裝一切都是可以預測的,責備小隊長的指揮不當、閃燃是可以避免的,假裝假使我們一切都控制好了,這一切就都不會發生地追究責任;卻忘了「活著,就是帶著潛藏的死亡的可能性」,我們沒辦法總是記得這件事情,總是記得這件事情日子就過不下去了。所以,像此刻有這麼多「應該能繼續活下去的年輕生命」卻離開了,提醒了我們關於「生命的脆弱」的這件事,因此我們感到惶恐、不安、悲傷、以及希望可以快點抓到浮木。

如果你也遇到了類似這樣的撞擊,試著把「生命的本質是脆弱的」當做一個禮物,在這樣的脆弱下,我們往往能更看得清楚自己珍惜、重視的究竟是什麼。


五、試著不僅僅是同理,多做一點

同理,是人很珍貴的特質,也是現在教育界心心念念希望培養孩子具備的特質;所以,面對六位年輕消防員的死,我們該試著同理自己的哀傷與憤怒、也了解自己的哀傷與憤怒是一種對消防員與家屬的深層同理,或許也同理我們身邊的家人會感到很焦慮、或是一直咒罵官員。

除了允許並同理自己及家人的情緒外,也可以試著多做一點。

(一) 試著告訴電視媒體,你希望他們去追的新聞是什麼:

目前的新聞多偏重在「已經破碎的幸福」搞得大家都很憂鬱,而且將罹難者的姓名、過去的照片、親友的崩潰都記錄下來,那「真的不是我們想知道的」,我們想知道的是「如何才能提供消防員一個更安全的工作保障」,而不是在他們往生以後歌功頌德「他們是救難英雄」,如果我是家屬,我才不要他當什麼英雄!我要他平安回家!不應該有誰是「救難英雄」、「英勇捐軀」,我們該做的是「讓他們平安回家」。

目前已經有許多人整理了消防經費的錯置、導致第一線人員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更加沒保障,高雄氣爆以來要求增補的設備也未加增補,假使我們不持續了解追蹤這一切、或是迫使記者去追蹤這一切,而拼命為了收視率及長官的期待去捕捉「破碎的幸福」,那只會產生更多破碎的幸福,高雄氣爆不遠,但,改了嗎?

試著當認真媒體記者的後盾,讓他們能去報你想知道的,真正重要的新聞。


(二) 試著了解消防人員所處的工作困境並協助爭取權益

加入「搶救消防員」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savefirefighters?fref=ts
了解目前消防設備師/士正面臨的黑箱修法:http://www.tfpea.org.tw/news_activityCon.php?nid=1092
以及消防設備師/士原定01/23(五)要上街的行動:http://www.tfpea.org.tw/news_activityCon.php?nid=1093


你的哀傷、眼淚,後面是很深的同理,那麼,不要讓這份同理停在這裡,讓我們多做一點,多一點就好。對自己有更深的同理接納、也對這個社會、以及在這個處境裡的消防員跟他們的家屬有更多的同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